台灣父親節的由來|為什麼是 8 月 8?八八節背後的故事
你知道嗎?台灣的父親節不是跟著西方走,而是獨樹一格地定在每年的 8 月 8 日,也就是「八八節」。但你是否好奇過:為什麼選這一天?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?這篇帶你了解八八節的由來與文化背景!
為什麼是「8 月 8 日」?
最主要的原因是:「八八」在中文發音中與「爸爸」相似,因此這一天被賦予了父親節的意義,是一種結合語音諧音與孝親文化的設計。
👉 「八八=爸爸」讓這個節日聽起來特別親切,也好記又具象徵性。
台灣父親節的誕生時間點
八八節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至民國初期,但真正廣泛流行是在 民國 39 年(西元 1950 年)之後,當時政府鼓勵提倡孝道,將 8 月 8 日正式訂為「父親節」。
在教育單位、媒體與社會氛圍的推廣下,「八八節」漸漸成為全民普遍認同的節日。
八八節的文化意義是什麼?
- ✅ 強調孝親與家庭價值:讓孩子學會感謝父親、家庭成員凝聚情感
- ✅ 結合語言趣味與在地性:透過「八八」音近「爸爸」,形成本土文化特色
- ✅ 從教育延伸到商業與社會:學校活動、百貨優惠、媒體宣傳皆以八八為中心
和其他國家的父親節差在哪?
多數國家(如美國、日本、英國)都是將父親節訂在 6 月第 3 個星期日,但台灣則選擇更貼近語音文化與「孝道精神」的 8 月 8 日。
這也讓台灣的父親節多了更多民俗與生活文化上的「本土味」。
現代的八八節怎麼過?
雖然不是國定假日,但很多家庭仍會在這一天:
- 👨👧👦 一起聚餐
- 💌 送卡片或紅包
- 🎂 訂蛋糕慶祝
- 🎁 準備孩子親手製作的手工禮物
學校或幼兒園也會在 7 月底前安排感恩活動、表演或繪畫比賽。
結語
希望這篇 2025 台灣父親節由來與八八節介紹,讓你對這個屬於爸爸的節日有更深的理解。不只是「因為叫起來像爸爸」這麼簡單,八八節背後蘊含著對父愛的肯定與文化的延續。今年的 8 月 8 日,別忘了對爸爸說聲:父親節快樂!